“隨著經濟發展進入新常態,銅仁市在面臨一系列重大挑戰的同時,也迎來了珍貴的發展機遇。我們要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中贏得主動、搶占先機。”談及如何用好用足新常態帶來的新機遇,省人大代表、銅仁市委書記劉奇凡說道。
2014年,銅仁市全市經濟社會發展綜合測評上升到全省第四,創造了銅仁歷史最好水平。固定資產投資、工業增加值、旅游總收入和城鄉居民收入等多項指標增長速度位居全省前列,繼續領跑武陵山區。
經濟的高速發展,離不開堅強電網的支撐
2014年5月6日,伴隨著重型機械的轟鳴聲,喜悅的鞭炮聲,銅仁市十大重點工程之一的3C綠色500千伏碧江變電站正式破土動工。該變電站建成投運后,銅仁電網將形成500千伏銅仁變、500千伏松桃變、500千伏碧江變三足鼎立的堅強網架,成為武陵山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力助推器,為銅仁市“工業強市、后發趕超、同步小康”建設提供安全、穩定的供電保障。同時標志著銅仁電網向更高效、智能、綠色、可靠的現代化電網邁出一大步。
樹南網“樣板” 達國家優秀
500千伏銅仁碧江變由貴州送變電工程公司承建,計劃總投資4.072億元,變電容量75萬千伏安,占地57.8畝,是南方電網公司首座500千伏3C綠色電網工程項目,是由智能化一次設備(SF6全封閉組合電氣HGIS、GIS)、網絡化二次設備分層(過程層、間隔層、站控層)以及一次設備在線監測系統構建。建立在IEC61850標準和通信規范基礎上,實現變電站內智能電氣設備間信息共享和互操作。從而減少設備的檢修次數和時間,提高設備的使用率和系統可靠性,方便設備維護和更新,提高工作效率。
為實現500千伏碧江變電站工程“爭創國優工程”的創優目標,按照南網公司、省公司的安排部署,銅仁供電局在工程初期即對創優工作進行策劃,成立“銅仁碧江500千伏變電站工程創優領導小組”。領導小組下設創優辦公室,分安全質量工藝、技術經濟指標、綜合管理三個專業小組 ,明確創優目標、責任主體及各階段重點工作任務,編制創優實施方案,提高創優意識和創優水平,確保工程質量總評為優良。
在具體施工中,全面執行南網公司標準建設管理要求,建設以樣板引路,全面覆蓋南網2012、2013年樣板點共53個,其中土建樣板點26個,電氣樣板點27個。嚴格按照南網公司標準設計和典型造價G3層進行設計、G4層設計圖施工。目前已完成5個樣板點的施工。施工期間,貴州電網公司基建部、銅仁供電局領導高度重視,多次前往施工現場進行指導交流,基建部人員多次組織施工人員學習工藝流程、作業方法、質量控制要點,提高工人的操作技能與操作工藝水準。根據工程創優的有關要求,進一步規范施工管理,切實執行南方電網基建管理5個樣板點,確保安全文明施工,降低工程造價,提高工程質量,使該工程在達標投產的基礎上,樹南方電網“示范樣板工程”,確保獲得行業級優質工程,同時爭創國家優質工程,實現“規范達標、綠色可靠、文檔齊全、零缺陷”基建樣板示范工程的目標。
攻堅克難破困局
工程前期,在站址范圍內有1座小學,1 戶房屋、2座墳需拆遷,征地范圍內農戶對征地抵觸情緒大,房屋拆遷、遷墳和征地工作協調難度非常大。 為做好前期工作,該局基建部人員上下一心,多次協調銅仁市碧江區政府,聯合政府各部門成立工作小組,發動各方面力量爭取支持。
“在協調過程中,村民罵我們是常事,伸手不打笑臉人,協調工作要做,變電站必須早日開工,(變電站)建起來最終還是老百姓得實惠。”基建部陳超如是說。
500千伏碧江變電站工程工期緊,任務重,原計劃2014年4月開工,2015年12月底竣工投產,工期20個月。前期因征地受阻,直接影響工程開工時間滯后1個多月,2014年7月全市范圍內普降暴雨,山洪導致沿線的路橋受損,重型貨車無法通過,商混不能運輸,工期又拖后近1個月。加之銅仁地區冬季凝凍天氣較長,工程有效施工月份實際只有12個月。怎樣更好優化工期是解決進度的有效途徑,也凝聚著全體參建者的智慧和汗水。在施工前期,銅供注重用科學方式與施工及設計單位之間的銜接和溝通,提前做好各項優化準備,減少時間差。主動協調施工單位,倒排工期,調整施工順序,將模具制作,基礎開挖放在前面,同時積極主動聯系物資單位,保證在汛期影響過后能迅速恢復運輸,通過多種方式既縮短了工期,也節約了成本。在全員努力下,工程有序向前推進: 2014年6月20日,完成變電站的進站道路修建和三通一平工作;同年8月20日,完成主控樓和220千伏GIS基礎的澆筑工作;同年12月20日,完成主控樓一樓及警傳室的主體建筑; 2015年2月10日完成220千伏構支架的組立工作……開工至今,本工程進展順利,總體進度完成40%。
對標樣板 嚴格施工管理亮點多
在施工現場可以看到,工地現場材料堆放整齊,地面平整,環境整潔,安全文明設施設置規范醒目,成品保護完整,參觀者都表示:“雖然現場仍在施工,但沒有臟亂的感覺,一切都井然有序,施工現場整齊、清潔,跟我們平常看到的一些雜亂無章的施工工地相比,真是有天壤之別。銅仁碧江500千伏變電站嚴格按照南網基建部《基建項目作業環境管理 (5S)工作 指引 》的要求進行5S管理 ,既做到"清理、清掃、整理、整頓、素養"。
根據施工特點,按功能、結構和施工道路劃分區域,做到“大區域固定、小區域動態更新”。在每個對應的區域,都有相應的5S專員負責管理。每個5S專員以一個星期為一個周期,負責運行該區域的5S 機制,即定點照相、紅牌作戰、看板管理和顏色管理。定點照相把站區分為4個區域,每個區域設置有一個定點拍照固定點,該區域的5S專員每半月對同一區域,朝同一方向進行持續性的照相,把現場不合理現象予以定點拍攝,并且進行連續性改善;通過紅牌作戰在現場存在違反整理、整頓、清理、清掃的問題點或危險源,5S專員負責懸掛紅牌,提醒施工人員盡快改善,從而達到整改和提高施工人員素養的目的;看板管理使得每個區域都制作有區域看板、四步法看板,使工作人員易于了解作業流程,以進行必要的作業活動;看板上展示作業活動開展情況,進度,區域的布置,明確管理薄弱區域;通過顏色管理在碧江變在平面布置圖上,將危險品庫房用紅色表示,庫房、材料堆放區、設備堆放區用黃色表示。讓站區的功能一目了然。
碧江變庫房管理嚴格按照南網公司臨時倉庫規范管理標準進行管理, 庫房內整潔干凈,物品及工器具擺放井然有序。庫房使用4層移動貨架,材料分區擺放,工器具定置化管理。庫房內照明條件良好,中間是人行通道,兩邊機具設立單獨存放區,機具均按照南網基建部“八步驟”進行管理。庫房還配置防火、防盜設備(滅火器、攝像監控),防火防盜標識牌,庫管員責任牌。為減少材料浪費,提高領料速度,庫房對所有材料的名稱、規格進行標示,并對出入庫物資使用電子臺賬,使工程的物資管理更清晰、快捷、高效。
碧江變嚴格按照南網基建部“四步法”的要求,做好風險評估及過程預控,強化施工過程風險控制。工序開始之前,將實際施工情況對照作業指導書內容,進行技術、安全上的差異化分析。每項工作開始前,使用安全施工作業票對照現場進行檢查,針對危險源采取風險控制措施,起到降低風險和消除風險的作用。每天工作之前,在站班會上和施工人員強調工作任務存在的風險和安全措施。區域技術員每天進行站班會后,將當天的四步法內容掛在現場的小看板上,方便工作人員工作中了解作業流程。
500碧江變的竣工將為正走在經濟社會發展快車道的銅仁注入新的動力,將為造福當地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發揮巨大的作用。它像一顆耀眼的明珠鑲嵌在青山綠水的黔東大地上,為“黔東門戶”銅仁美好幸福之路增添光彩。